生搬硬套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shēng bān yìng tào ㄕㄥ ㄅㄢ ㄧㄥˋ ㄊㄠˋ

    生搬硬套 

    ◎ 生搬硬套 shēngbān-yìngtào

    [copy mechanically in disregard of specific conditions] 比喻不顾实际情况,硬搬别人的经验

    教条主义者不从实际情况出发决定方针政策,只是生搬硬套现成的公式来处理问题

  • 基本含义
    生搬硬套指的是生拉硬扯、机械套用,不顾实际情况,不加变通地照搬别人的经验或办法。
  • 详细解释
    生搬硬套是指在解决问题或应对情况时,不考虑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机械地照搬别人的经验或办法。这种行为往往没有创造性,不符合实际需求,容易导致问题的进一步恶化或解决不了问题。
  • 使用场景
    生搬硬套常常用于批评或讽刺他人在处理问题时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也可以用于指责某人没有独立思考能力,只会机械地按照既定的模式行事。
  • 故事起源
    生搬硬套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十五年》中,原文为:“孔子曰:‘生民者,未有能生搬者也。’”后来,这个成语逐渐演化为现在的意思。
  • 成语结构
    生搬硬套由“生”、“搬”、“硬”、“套”四个字组成,其中“生”表示机械、生硬的意思,“搬”表示搬用、套用的意思,“硬”表示死板、不灵活的意思,“套”表示模式、方法的意思。
  • 例句
    1. 他在解决问题时总是生搬硬套,不考虑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2. 这个方案完全是生搬硬套,没有创造性和可行性。3. 别人的经验只能作为参考,不能生搬硬套。
  • 记忆技巧
    可以将“生搬硬套”拆分成四个字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生硬地搬运一些沉重的东西,而没有考虑到实际情况和需要,这样就能够联想到生搬硬套的含义。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生搬硬套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刻舟求剑”、“墨守成规”等,可以帮助扩展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一起做作业时,有的同学生搬硬套地照抄答案。2. 初中生:老师让我们写一篇作文,但有的同学生搬硬套地抄袭了别人的作品。3. 高中生:在准备高考时,有的同学生搬硬套地只做题目的套路,而没有真正理解知识点的本质。4. 大学生:在做科研项目时,有的同学生搬硬套地只关注前人的成果,而缺乏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