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推荐词语
• 脓耳面瘫
• 农业气候学
• 农业地形气候
• 农业气候区划
• 农业气候资源
• 农业气候
• 农业气象指标
• 农药污染
词语造句
• 扶掖造句
• 扶梯造句
• 扶扶造句
• 扶苏造句
• 扶来造句
• 扶进造句
• 扶柩造句
• 扶栏造句
查词语
搜索
热门搜索:
列保
列邦
列拜
列柏
列巴圈
列岸
淋巴细胞
邻苯二胺
磷酸盐
邻避效应
投笏
tóu hù
拼 音:
tóu hù
注 音:
ㄊㄡˊ ㄏㄨˋ
繁体字:
基本解释
同“ 投版 ”。 明 章懋 《送郑尚书》诗:“投笏远辞丹凤闕,棹舟闲过 白鸥汀 。”
基本含义
指愤怒、失望或悔恨时,投掷手中的笏板,表示不满或悔过。
详细解释
投笏是古代官员在朝廷上使用的一种仪仗,用来表示官职和身份的象征。当官员因为愤怒、失望或悔恨而无法忍受时,会将手中的笏板扔掉,以表示自己的不满或悔过。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人在遭受挫折或不公正待遇时,表达内心情感的一种方式。
使用场景
投笏一词常用于形容愤怒、失望或悔恨的情绪。可以用来描述个人在面对不公正待遇、挫折或错误决策时的表达方式。也可以用来形容对社会不公平现象或不合理制度的不满和抗议。
故事起源
《汉书·外戚传》中记载了一个关于投笏的故事。当时,西汉宣帝刘询的外戚王氏家族在朝廷上拥有很大的权力。有一次,王氏家族的一个成员因为官位被降低而感到愤怒,当众投掷手中的笏板,表示对皇帝的不满。这个故事被后人引用,成为了形容不满和悔过的成语。
成语结构
投笏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投”和名词“笏”组成。动词“投”表示投掷,名词“笏”表示古代官员在朝廷上使用的一种仪仗。
例句
1. 他因为被冤枉而愤怒不已,当众投笏表示对冤屈的不满。2. 老师对学生的懒散态度感到失望,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投掷了手中的笏板。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将“投笏”与“愤怒”、“失望”等情绪联系在一起,想象自己手中拿着笏板,然后投掷出去,表示对不满或悔过的表达方式。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古代官员的仪仗和礼仪,以及古代朝廷的政治文化。还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投袂而起”、“投鞭断流”等,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当我听到老师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我感到非常失望,差点投笏。2. 初中生:考试成绩出来后,我发现自己没能考好,感到非常愤怒,差点投笏。3. 高中生:当我看到社会上的不公平现象时,我感到非常不满,差点投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