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不应心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kǒu bù yīng xīn ㄎㄡˇ ㄅㄨˋ ㄧㄥ ㄒㄧㄣ

    口不应心(口不應心) 

    ◎ 口不应心 kǒubùyìngxīn

    [words not agreeing with the heart] 嘴里说的不相应于心中想的

    俺娘好口不应心也呵!——元· 王实甫《西厢记·夫人停婚》

    官人,你昨夜恁般说了,却又口不应心,做下那事!——《醒世恒言》

  • 基本含义
    嘴巴和心思不一致,说话和内心意愿不符。
  • 详细解释
    口不应心是指说话时口中的话与内心的想法不一致,常常表示口是心非。这个成语强调了言行不一的矛盾,是指人在言语表达上的不真实和虚伪。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说话不负责任、言行不一致,或者有意欺骗他人。可以用于描述某人在承诺时没有兑现,或者表达的话与实际做的事情不相符。
  • 故事起源
    《庄子·逍遥游》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楚国的人民向国王告状,指责宰相不实行法律。国王召见宰相,宰相在国王面前表现得非常谦虚恭顺,但在心里却对国王不屑一顾。后来,国王知道了宰相的真实想法,就用“口不应心”来形容宰相的虚伪和欺骗。
  • 成语结构
    这个成语由“口不应”和“心”两个部分组成。口不应表示嘴巴不说真心话,心表示内心的想法。
  • 例句
    1. 他对我说的话总是口不应心,我无法相信他的承诺。2. 她表面上很客气,但我能感觉到她的口不应心。3. 这个政客善于用口不应心的手法欺骗选民。
  • 记忆技巧
    可以将“口不应心”记忆为嘴巴和心思不一致的意思,可以通过想象一个人的嘴巴说着一套,而心里却在想着另一套,来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口不应心相关的成语,如“言不由衷”、“口是心非”等,进一步了解言行不一的表达方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说他会帮我做作业,但是他没有做,真是口不应心。2. 初中生:我朋友说要请我吃饭,结果他没有来,真是口不应心。3. 高中生:他对我说他喜欢我,但是我觉得他是口不应心的。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