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病
wéi mó bìng
  • 拼 音:wéi mó bìng
  • 注 音:ㄨㄟˊ ㄇㄛˊ ㄅㄧㄥ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维摩经·文殊师利问疾品》载:佛在 毘耶离城 庵摩罗园 ,城中五百长者子至佛所请说法时,居士 维摩诘 故意称病不往。佛遣 舍利弗 及 文殊师利 等问疾。 文殊 问:“居士是疾何所因起?” 维摩诘 答曰:“一切众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众生得不病者,则我病灭。”后用“维摩病”谓佛教徒生病。 宋 苏轼 《和钱四寄其弟和》:“年来总作 维摩 病,堪笑东西二老人。”亦作“ 维摩疾 ”。 清 周亮工 《病僧》诗:“谁任 维摩 疾,空牀黄叶林。”

  • 基本含义
    指人们在追求名利、财富等物质欲望的过程中,常常陷入无尽的追求和烦恼,无法自拔。
  • 详细解释
    维摩病是由佛教故事《维摩诘与舍利弗》中的一个情节演化而来。维摩诘是佛陀时代的一位弟子,他曾经问佛陀如何修行才能得到解脱。佛陀告诉他:“你要戒除贪欲,不要追求名利,不要执着于物质享受。”维摩诘听后领悟,但过了一段时间,他又开始迷恋名利财富,无法自拔,最终陷入了病态的追求和烦恼之中,这就是维摩病的含义。
  • 使用场景
    维摩病常常用来形容人们在追求物质欲望的过程中,陷入无尽的追求和烦恼,无法自拔。可以用于讽刺和警示那些过度追求物质利益,忽视内心修养的人。
  • 故事起源
    维摩病的故事起源于佛教经典《维摩诘与舍利弗》。这个故事讲述了维摩诘追求解脱之路的经历,以及他最终陷入了追求名利财富的病态状态。
  • 成语结构
    维摩病是一个由三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维摩”是人名,表示佛教故事的主要角色;“病”表示疾病、病态。整个成语通过“维摩病”这个形象的比喻,来形容人们在追求物质欲望时陷入的困境。
  • 例句
    1. 他整天追逐金钱,已经陷入了维摩病。2. 这个社会上很多人都患上了维摩病,追求名利而忽视了内心的修养。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维摩病”与佛教故事《维摩诘与舍利弗》联系起来,联想维摩诘追求解脱的经历,以及他最终陷入了追求名利财富的病态状态,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佛教故事《维摩诘与舍利弗》,探究其中的哲理和教义。同时,还可以学习其他与追求名利、财富相关的成语,如“贪得无厌”、“功名利禄”等,以丰富自己的成语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整天沉迷于玩游戏,已经陷入了维摩病。2. 中学生:现在的年轻人很容易患上维摩病,他们追求名利而忽视了内心的修养。3. 大学生:在现代社会,很多人都患上了维摩病,他们为了追求物质欲望不断奋斗,却忽略了内心的平静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