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荫不徙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sāng yīn bù xǐ ㄙㄤ ㄧㄣ ㄅㄨˋ ㄒㄧˇ

    桑荫不徙(桑蔭不徙) 

    亦作“ 桑荫未移 ”。语本《战国策·赵策四》:“昔者 尧 见 舜 於草茅之中,席陇亩而荫庇桑,荫移而授天下传。”后遂谓人之意气相投,相知无须时日长久。亦指时间短暂。《三国志·魏志·文帝纪》“以肃承天命” 裴松之 注引《献帝传》:“ 舜 受大麓,桑荫未移而已陟帝位,皆所以祗承天命,若此之速也。”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实二》:“ 唐 尉迟敬德 赞曰:‘ 敬德 之来, 太宗 以赤心付之。桑荫不徙,而大功立。’”

  • 基本含义
    桑树的荫庇不会移动。比喻安定的环境或稳定的职位,不会轻易改变。
  • 详细解释
    桑树是一种常见的树木,它的荫庇可以给人带来凉爽和舒适。成语“桑荫不徙”借用了桑树的特性,比喻一个人在某个环境中得到了稳定和安定的位置,不会轻易离开或改变。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多用于形容一个人在某个职位或环境中长期稳定,不轻易变动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职位稳定、工作稳定、住房稳定等。
  • 故事起源
    成语“桑荫不徙”最早出现在《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中的记载。故事讲述了鲁国的大夫子贡因为得到了桑树的荫庇而不愿离开,从而形成了这个成语。
  • 成语结构
    桑荫不徙的结构是“桑荫”+“不徙”。其中,“桑荫”表示桑树的荫庇,“不徙”表示不离开或不改变。
  • 例句
    1. 他在这个公司已经工作了十年,可以说是桑荫不徙了。2. 这个职位稳定,工资高,是个桑荫不徙的好工作。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桑树的荫庇不会移动,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可以想象一个人坐在桑树下,享受着稳定和舒适的环境,不愿意离开。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相关成语和故事,比如“稳如泰山”、“安居乐业”等,可以帮助扩展词汇量和理解成语的用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在家里画画,家里的环境桑荫不徙,很适合学习和创作。2. 初中生:老师教了我们很多知识,让我们在学校的环境里桑荫不徙,不断进步。3. 高中生:我觉得在同一个城市生活了这么多年,有点厌倦了,希望能够去其他地方体验不一样的桑荫不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