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状
zuì zhuàng
  • 拼 音:zuì zhuàng
  • 注 音:ㄗㄨㄟˋ ㄓㄨㄤ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 罪状 zuìzhuàng
    [facts about a crime;charge in a indictment] 犯罪的实际情况;所举犯罪的情状
    查明罪状

  • 近义词

    罪行、罪孽、罪过、罪责、罪恶

  • 英文翻译

    1.facts about a crime; charges in an indictment

  • 详细解释

    (1).犯罪的事实。《孔丛子·问军礼》:“先期三日,有司明以敌人罪状,告之史。”《后汉书·陈龟传》:“﹝ 梁冀 ﹞暴虐日甚, 龟 上疏言其罪状,请诛之。” 唐 柳宗元 《寄许京兆孟容书》:“ 宗元 於众党人中,罪状最甚。”《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三回:“同乡京官在会馆议他的罪状。”
    (2).宣布他人罪行。《晋书·桓玄传》:“ 玄 大悦,乃留其兄 伟 守 江陵 ,抗表率众,下至 寻阳 ,移檄京邑,罪状 元显 。”《宋史·奸臣传三·秦桧》:“ 河南 诸郡相继陷没,帝始大怪,下詔罪状 兀朮 。”《三国演义》第三二回:“汝前为 本初 作檄,但罪状孤可也;何乃辱及祖、父耶?”

  • 基本含义
    指犯罪的行为和罪过。
  • 详细解释
    罪状是由“罪”和“状”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它的基本含义是指犯罪的行为和罪过。在实际使用中,罪状常常用来形容某人犯下了严重的错误或罪行,引发了不良后果。
  • 使用场景
    罪状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各种场景,比如法律、道德、社会乃至个人层面。常用于形容某人的错误行为或恶劣行径,以及造成的后果。
  • 故事起源
    关于罪状的故事起源并没有具体的记载,但可以从字面意义来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在古代,犯罪行为是被严格禁止的,而犯罪的行为和罪过就是罪状的来源。
  • 成语结构
    罪状是一个名词性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1. 他犯下的罪状无法被原谅。2. 这个公司的罪状是虚假宣传,导致了巨额的损失。3. 那个人的罪状是盗窃,他已经被警方逮捕了。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犯罪”相关的词汇联想来记忆罪状这个成语,比如罪行、罪恶等。
  • 延伸学习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罪状相关的成语,比如“罪不容诛”、“罪大恶极”等,以加深对这个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偷了我的铅笔,这是他的罪状。2. 初中生:他的罪状是作弊,被老师发现了。3. 高中生:他酒驾撞了人,这是他的罪状。4. 大学生:他贪污了公款,他的罪状无法逃避法律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