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肤剥髓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zhuī fū bāo suǐ ㄓㄨㄟ ㄈㄨ ㄅㄠ ㄙㄨㄟˇ

    椎肤剥髓(椎膚剥髓) 

    形容残酷搜刮。 明 唐顺之 《与郑户部书》:“国家惩奸之法未及於亲手欺盗之人,而椎肤剥髓、鬻妻卖子之苦已波毒於穷簷无告之小民矣。”《明史·方良永传》:“有司奉行急於詔旨,胥吏缘为奸,椎肤剥髓,民不堪命。”亦作“ 椎肤剥体 ”。《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四年》:“帝曰:‘霖雨、地震之灾,岂非重兵久在 蜀 ,调登供馈,椎肤剥体,民怨所致,当修德抚民以应之,又何祷乎!’”

  • 基本含义
    形容残酷的虐待或折磨。
  • 详细解释
    椎肤剥髓是一个形容词语,用来形容残酷的虐待或折磨。椎,指用椎子敲打;肤,指剥去皮肤;剥,指剥去皮肤下的肉;髓,指骨髓。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把皮肤和骨髓都剥离出来,形容折磨的极度残酷。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残酷的虐待、折磨或痛苦的经历。可以用于描述严酷的工作环境、残酷的竞争或虐待他人的行为。
  • 故事起源
    椎肤剥髓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中的一则故事。故事讲述了一个叫做季札的人在齐国做官,因为他的直言不讳而得罪了齐桓公。齐桓公非常生气,下令将季札剥去皮肤,剥去骨髓,以示惩罚。
  • 成语结构
    椎肤剥髓是一个四个字的成语,具有主谓宾的结构。
  • 例句
    1. 这个电影中的恐怖场面让人感到如同椎肤剥髓。2. 那个独裁者对待政治犯的手段简直是椎肤剥髓。
  • 记忆技巧
    可以将椎肤剥髓的形象与极度残酷的折磨联系起来,通过想象被椎子敲打、剥去皮肤和骨髓的场景,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了解《左传》中的其他故事,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和文化。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那个坏人对小猫做了椎肤剥髓的事情,真的很残忍。2. 初中生:这个电影中的恐怖场景让人感到椎肤剥髓般的恐怖。3. 高中生:历史上发生的一些残酷事件,让人想起了椎肤剥髓的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