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火
yī huǒ
  • 拼 音:yī huǒ
  • 注 音:ㄧ ㄏㄨㄛ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一点灯光或火光。 唐 项斯 《江村夜泊》诗:“几家深树里,一火夜渔归。” 元 揭徯斯 《小孤山次韵》:“天昏一火明山半,石底犹疑有雷电。”
    (2).一把火。 唐 吴融 《废宅》诗:“不独凄凉眼前事, 咸阳 一火便成原。” 郭沫若 《虎符》第四幕:“把这叛徒家里的人斩尽杀绝,把这叛徒的住宅一火而焚!”
    (3).古时兵制,十人为一火。《新唐书·兵志》:“十人为火,火有长。”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驾诣青城斋宫》:“诸军有紫巾緋衣素队约千餘人罗布郊野,每队军乐一火。”
    (4).同“ 一伙 ”。指若干人结合成的一群。《旧唐书·僖宗纪》:“若诸军全捕得一火草贼,数至三百人已上者,超授将军。”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十二月》:“自入此月,即有贫者三数人为一火,装妇人神鬼,敲锣击鼓,巡门乞钱。”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二折:“他矁一矁漫天尘土桥先断,喝一声拍岸惊涛水逆流,那一火怎肯干休!”

  • 基本含义
    形容火势猛烈,迅速蔓延的状态。
  • 详细解释
    "一火"意指火焰猛烈燃烧,迅速蔓延。用来形容事物发展迅速、情况急剧变化的状态。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些突发的事件,比如火灾、战争等。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些情绪或行为的剧烈变化。
  • 故事起源
    《庄子·逍遥游》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在山上种菜,不小心引火烧山,火势迅速蔓延,将整座山都烧毁了。这个故事被引申为比喻事情发展迅速,状况剧烈变化的情况。
  • 成语结构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形象生动,易于理解和记忆。
  • 例句
    1. 这场火灾一火之下,整个村庄都被烧毁了。2. 他的怒气一火之下,冲动地打破了窗户。
  • 记忆技巧
    可以联想火焰猛烈燃烧的场景,想象一团火焰快速蔓延,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火相关的成语,比如“火烧眉毛”、“火上加油”等,进一步丰富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火车经过时,火花一下子就冒出来了。2. 初中生:他的愤怒一下子就燃起来了,整个人都像一团火。3. 高中生:这次考试成绩的突然下滑让我一下子紧张起来,心情像一团火一样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