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首
zhé shǒu
  • 拼 音:zhé shǒu
  • 注 音:ㄓㄜˊ ㄕㄡ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斩首。《易·离》:“王用出征,有嘉折首。获匪其丑,无咎。” 孔颖达 疏:“断罪人之首。”《宋书·袁豹传》:“ 桓谦 折首, 譙福 鸟逝。” 唐 司空图 《华帅许国公德政碑》:“奋少击多,排山压卵,魁渠折首,支党束身。”
    (2).犹俯首。喻折服或投降。 唐 韩翃 《送王诞渤海使赴李太守行营》诗:“ 渤海 名王曾折首, 汉 家诸将尽倾心。”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二篇一:“从此便不能不折首请降,一转而成为资本帝国主义的爪牙了。”

  • 基本含义
    指人被杀头,也指自杀。
  • 详细解释
    折首一词源自古代中国的刑罚,意为“被砍下头颅”。在古代,折首是一种严厉的死刑手段,常用于对叛逆者、罪犯或政治敌人的处决。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人自杀的行为。
  • 使用场景
    折首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某人被杀头或自杀的情况。可以用于讨论历史事件、文学作品或者描述某人的悲惨遭遇。
  • 故事起源
    折首作为一种死刑手段,源于古代中国的刑罚制度。古代社会对于罪犯和叛逆者采取了非常严苛的处罚,折首就是其中之一。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历史事件和文学作品中。
  • 成语结构
    折首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声成语,其中“折”是第三声,表示“断裂”或“折断”,“首”是第一声,表示“头颅”。
  • 例句
    1. 他的罪行被发现后,最终折首示众。2. 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公因为失败而选择了折首。3. 在古代,叛逆者常常会被折首处死。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折首的含义和发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的头被折断,以此来联想折首的含义。同时,可以注意折首的发音“zhé shǒu”,并与这个成语的意思进行联想。
  • 延伸学习
    了解古代中国的刑罚制度和死刑手段,可以更好地理解折首这个成语的含义和使用场景。同时,还可以研究其他与死亡和刑罚相关的成语,扩展词汇量和语言运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听说古代有一种刑罚叫折首,好可怕啊!
  • 2. 初中生
    在历史课上学到了折首这个成语,它常用来形容古代的死刑手段。3. 高中生:这个小说中的主人公因为失败而选择了折首,真是个悲惨的结局。
  • 4. 大学生
    折首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某人被杀头或自杀,常在文学作品中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