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凡浴儿汤,须令冷热调和。冷热失所令儿惊,亦致五脏疾。冬不可久浴,久浴则伤寒;夏不可久浴,久浴则伤热。数浴背冷则发痫,不浴又令儿毛落。(《千金方》)
儿生三日,以桑、槐、榆、桃、柳各取嫩枝三寸长者二、三十节煎汤,看冷热,入猪胆汁二、三枚,浴之。
○小儿洗浴,不可先断脐带,候洗了方断,不致水湿伤脐,可免脐风、脐疮等证。(《证治准绳》)
三日浴儿,俗礼也。倘儿生脆弱,迟十日、半月,择晴明吉日,于无风房内浴之。(《赤水玄珠》)
《时方歌括》(公元 1801 年)清.陈念祖(修园)着。二卷。 选择常用方剂 108 首,按性质分为十二类,叙理简明,便于学习。
《时病论》(公元 1882 年)清.雷丰(少逸)着。八卷。阐述四时的“伏气”、“新感”等急性热病,立法清晰,为有关温热病 重要著作之一。
凡浴儿汤,须令冷热调和。冷热失所令儿惊,亦致五脏疾。冬不可久浴,久浴则伤寒;夏不可久浴,久浴则伤热。数浴背冷则发痫,不浴又令儿毛落。(《千金方》)
儿生三日,以桑、槐、榆、桃、柳各取嫩枝三寸长者二、三十节煎汤,看冷热,入猪胆汁二、三枚,浴之。
○小儿洗浴,不可先断脐带,候洗了方断,不致水湿伤脐,可免脐风、脐疮等证。(《证治准绳》)
三日浴儿,俗礼也。倘儿生脆弱,迟十日、半月,择晴明吉日,于无风房内浴之。(《赤水玄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