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王肯堂曰∶鼻疽生于鼻柱,属手太阴肺经风热及上焦郁火所致。(《准绳》)
鼻疽(图缺)
澄曰∶鼻疽乃肺经蕴积热邪,或忧思损伤脾肺,或过食五辛,嗜饮炙 而成。初起鼻柱壅肿,两窍不通, 痛难经。因蕴热嗜饮而成者,当用银花甘草汤加麦冬、花粉、贝母、赤芍、当归,以清肺热,稍分其炎燔之势。如忧思内伤而成者,又当保固肺脾为主。败毒清凉损气伤脾之药,均不可滥施也。治法于痈疽门中采择用之,毋庸另立主方。
(公元 219 年)汉.张机(仲景)着。三卷。
北宋.王洙录传《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伤寒、中卷论杂病、下卷载其方、并疗妇人。林亿取《金匮玉函要略方》的杂病和有关的附方, 编为《金匮要略方论》。 内容包括内科杂病、妇科、急救、饮食禁忌等 25 篇,计 262 方。
王肯堂曰∶鼻疽生于鼻柱,属手太阴肺经风热及上焦郁火所致。(《准绳》)
鼻疽(图缺)
澄曰∶鼻疽乃肺经蕴积热邪,或忧思损伤脾肺,或过食五辛,嗜饮炙 而成。初起鼻柱壅肿,两窍不通, 痛难经。因蕴热嗜饮而成者,当用银花甘草汤加麦冬、花粉、贝母、赤芍、当归,以清肺热,稍分其炎燔之势。如忧思内伤而成者,又当保固肺脾为主。败毒清凉损气伤脾之药,均不可滥施也。治法于痈疽门中采择用之,毋庸另立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