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名。
①出《肘后方》卷五。表现为肉中生核,小如豆粒,大如梅、李,推之能移,且患处疼痛,还可伴有恶寒发热等症。其病因为风热毒邪搏于气血,复为风寒乘袭所致。治宜五香连翘汤。
②指痰核之形大者。《外科全生集》卷一:“大者恶核,小者痰核”。治宜内服阳和丸、犀黄丸以消散之。
(公元 1742 年)清.吴谦(六吉)等编。九十卷。包括《订正伤寒论注》、《订正金匮要略注》、《删补名医方论》及“四诊”、“运气”、“伤寒”、“杂病”、“妇科”、“幼科”、 “痘疹”、“种痘“、“外科”、“刺灸”、“眼科”、“正骨”等心法要诀。各分子目,有图说方论,此较简明易学。
病名。
①出《肘后方》卷五。表现为肉中生核,小如豆粒,大如梅、李,推之能移,且患处疼痛,还可伴有恶寒发热等症。其病因为风热毒邪搏于气血,复为风寒乘袭所致。治宜五香连翘汤。
②指痰核之形大者。《外科全生集》卷一:“大者恶核,小者痰核”。治宜内服阳和丸、犀黄丸以消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