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间接灸之一。出《备急千金要方》。用炒过的细净食盐填至略高于脐孔,上置大艾炷施灸(如患者脐孔不是凹形者,可用湿面条围敷脐周,中纳食盐施灸)具有回阳回脱,温补下元的作用。适用于中风脱症,虚寒腹痛,霍乱(非真性霍乱)吐泻等。艾灸壮数视病情酌定。
(公元 1624 年)明.张介宾(景岳)注。三十九卷。 把《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分类编次为 12 类,390 条,条理分明。附图翼十一卷、附翼四卷。注解每有独到之见。
《类证治裁》(公元 1839 年)清.林佩琴(羲桐)着。采辑清代中叶以前的医家著作,对于温病、报病、妇科、外科各证,述其原因,析其不同证侯和不同治法。
间接灸之一。出《备急千金要方》。用炒过的细净食盐填至略高于脐孔,上置大艾炷施灸(如患者脐孔不是凹形者,可用湿面条围敷脐周,中纳食盐施灸)具有回阳回脱,温补下元的作用。适用于中风脱症,虚寒腹痛,霍乱(非真性霍乱)吐泻等。艾灸壮数视病情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