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黄芩(图缺),味苦,性寒。上行泻肺火,下降泻膀胱火。男子五淋,女子暴崩,调经安胎,清热。胎中有火热不安,清胎热,除六经实火、实热。所谓实火可泻,黄芩是也。热症多用之。
(奇方) 治妇人月水过多,将成暴崩。治效。
黄芩(一钱酒炒) 黄柏(一钱炒黑色) 香附(一钱五分童便浸) 白芍(一钱) 龟板(二钱酥炙) 臭椿皮(二钱) 土艾叶(一钱炒) 不用引,煎服。
(补注) 月水过多不止,是阴血不足,以震动脾土胞络之火,故血走失而越常度也。
是方用黄芩 黄柏制火,芍药 龟板滋阴,为壮水之主,以镇阳光也。艾叶之苦,椿皮之涩,所以固脱。又以香附之辛,开其郁热耳。
──丛本卷中
(公元 1528 年)明.薛己(立斋、新甫)着。 一卷。先论口齿、喉舌之证,分为六门,次论骨鲠、诸虫、体气的治法 ,也分六门,末附方药。
黄芩(图缺),味苦,性寒。上行泻肺火,下降泻膀胱火。男子五淋,女子暴崩,调经安胎,清热。胎中有火热不安,清胎热,除六经实火、实热。所谓实火可泻,黄芩是也。热症多用之。
(奇方) 治妇人月水过多,将成暴崩。治效。
黄芩(一钱酒炒) 黄柏(一钱炒黑色) 香附(一钱五分童便浸) 白芍(一钱) 龟板(二钱酥炙) 臭椿皮(二钱) 土艾叶(一钱炒) 不用引,煎服。
(补注) 月水过多不止,是阴血不足,以震动脾土胞络之火,故血走失而越常度也。
是方用黄芩 黄柏制火,芍药 龟板滋阴,为壮水之主,以镇阳光也。艾叶之苦,椿皮之涩,所以固脱。又以香附之辛,开其郁热耳。
──丛本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