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标本采集』
留取晨尿50ml,置于清洁干燥容器内。
『正常值范围』
胶乳法和雄蟾蜍法:阴性。
『临床意义』
阳性反应:常见于早期妊娠,流产后胎盘组织残留,宫外孕,绒毛膜上皮癌。葡萄胎,睾丸畸胎瘤等。早期妊娠原阳性自然转为阴性者,提示宫内脂儿已死亡。
《温疫论》(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温病条辨》(公元 1798 年)清.吴瑭(鞠通)著。六卷。依据叶桂的温热病学说,明确温病分三焦传变、阐述风温、温毒、暑温、湿温等病证的治疗,条理分明。
『标本采集』
留取晨尿50ml,置于清洁干燥容器内。
『正常值范围』
胶乳法和雄蟾蜍法:阴性。
『临床意义』
阳性反应:常见于早期妊娠,流产后胎盘组织残留,宫外孕,绒毛膜上皮癌。葡萄胎,睾丸畸胎瘤等。早期妊娠原阳性自然转为阴性者,提示宫内脂儿已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