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普济方》 伤折风肿(附论)

    作者: 朱梓

    凡肢节伤折。皮肉破裂。久而未合。为外风所触。则令肌肉受寒。既不得收之。与血气相搏。不得消散。故肉为风肿。不散即变脓血败坏之。

    没药散

    (出圣济总录)

    治伤折风寒所触。风肿不消。

    没药(研)当归(切焙)芎白芷甘草(炙)椒(去目并闭口令出汗)桂(去粗皮)附子(炮制去皮脐)槟榔(生锉各半两)上为散。每服二钱。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续断汤

    (出圣济总录)

    治因伤折风冷所伤。发为风肿疼痛。

    续断熟地黄(焙)泽兰叶当归(切焙)芎乌头(炮制去皮脐)桂(去粗皮各一两)上为粗捣。每服三钱。水一盏。煎七分。去渣温服。不拘时候。

    当归汤

    (出圣济总录)

    治伤折皮肉破裂。风毒攻。肿痛不消。

    当归(切焙)大黄(锉炒)白芷防风(去叉)乌头(炮裂去皮脐各一两)上捣筛。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荆芥散

    (出圣济总录)

    治伤折风肿。

    荆芥穗当归(切焙)续断芎(锉各一两)上为散。每服三钱。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地黄散

    (出圣济总录)

    治伤折风冷所侵。皮肉不合。肿痛。

    熟干地黄(焙)当归(切焙)独活(去芦头各一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

    不拘时候。

    黄蜡膏

    (出圣济总录)

    治伤折风肿疼痛。

    黄蜡(五两)桂(去粗皮)吴茱萸(炒为末各一两)盐(一分火烧)上捣罗三味为细末。熔黄蜡并麻油五两。与药末同煎数沸。搅匀倾出。瓷合收之。每用看所伤大小摊贴。频易之。

    玉真散

    (出永类钤方)

    治破伤风。及打扑伤损。

    天南星(汤浸去皮脐)防风(去芦)上等分为末。如破以药贴疮口上。后以生姜自然汁少许。温服调一钱。如牙关紧急。角弓反张。用药二钱。用童子小便调下。或打伤损。以二钱温酒调下。伤重至死。但心头温。以童子小便调二钱灌下。并三服可活。

    杏仁膏

    (出圣济总录)

    治伤折风肿。

    以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三两。细研如膏。涂肿处。外以帛缚。频易。

    大豆膏

    (出圣济总录)

    治伤折皮肉裂。风伤成肿。及被打击。头眼青肿。

    以大豆略炒去皮。不拘多少。捣罗为末。姜汁调如膏。涂伤处。频易。一方用水调涂。

    荆芥子涂方

    (出圣济总录)

    治伤折皮肉。破裂肿痛。

    用荆芥子细研。不拘多少。酸醋调涂肿处。频易之。

    治诸风折伤损。

    (出永类钤方)干姜(洗一两半)僵蚕(生水洗二两)木鳖(水洗去壳二两)独活(三两)本(三两)乳香(水浸半两)没药(水浸一两二味别研)抚芎枳壳(制)赤芍药破故纸(炒)续断(酒浸炒)黑牵牛穿山甲(灰炒各二两)白芷肉桂良姜净细辛当归(酒浸)川牛膝(酒浸焙各一两)羌活(半两)草乌(去皮尖三两半)骨碎补(炒去毛三两)海桐皮(酒浸炒三两)附子川乌(炮各一个)后二味看虚实加。上为末。每药味一斤。

    用面二两。水煮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壮实加二十五丸。如臂肩头痛。生姜、酒细嚼吞下。两胁腰腿疼痛。茴香、姜、酒空心下。脚膝痛肿。木瓜、姜、酒下。四五月加荆芥。春月去破故纸。夏月去牵牛。

    羌活饮

    (出圣济总录)

    治伤折骨诸疮肿者。慎不可当风卧取凉。为风湿所伤。

    则发痉口噤杀人。若已中风。觉头项强身中拘急。

    羌活(去芦头一两)竹沥(三钱)上将羌活粗捣筛。以竹沥同煎。去滓分三服。温服。

    若口噤者。掘口灌之。作竹沥法。可将十余茎新竹青。每茎一尺五寸截断。用火炙逼中央。

    使两头取其汁沥。另作数束。烧取汁亦可。救急立验。

    治诸风损伤折。疏风顺气。匀血住痛。(出永类钤方)

    当归(一两半)川芎(一两)白芷杜乌药木瓜牛膝(各一两半)赤芍药牡丹皮净陈皮净细辛延胡索(炒)川续断茴香(炒)破故纸(炒)石菖蒲淅泔穿山甲蚌粉(炒各一两)交趾桂(七钱)桃仁(炒去皮半两)粉草(一两)五加皮(二两酒浸或加丁皮)槟榔枳壳(制各一两)上咀。姜酒浸没药、乳香各半两。或加老松节、炒乌头、老姜煮酒服。

    当归散

    (出永类钤方)

    治诸风损伤折。或加痈疽。或因损中风KT。或役所

    损。

    泽兰当归牛膝续断(各十两)细辛芍药白芷川芎肉桂(各五两)桔梗甘草(各四两)川乌川椒白杨皮(三两或不用)上为细末。酒调下。

    乳香散

    (出永类钤方)

    治症同上。

    干姜肉桂(各三两)牛膝羌活川芎杜细辛姜黄芍药草乌川乌(各四两)骨碎补当归苍术木鳖肉(各六两)没药(五两)何首乌(十四两)桔梗(十两)乳香(半两)赤小豆(一升)白芷海桐(二两不用亦可)上为细末。酒调服。

    治诸损红黑二散。

    (出永类钤方)当归川芎白芷陈皮赤芍药牡丹皮茴香桂枝(各一两)嫩松香(蒸过去毛)杜当归(各四两)生地黄(三两研细末)草乌(酒醋炒)自然铜(酒醋淬各一两)苍术良姜骨碎补(炙各二两)杜独活(四两)柘木灰松香(红药加倍各作黑末)随病轻重打和。茴汤或姜葱酒调。常合和剂。石南丸兼服。

    又方

    (出永类钤方)草乌细辛羌活独活白芷牛膝白胶香五灵脂本川芎甘草茴香藿香(各三两)石南藤木瓜自然铜骨碎补干姜当归肉桂(各等分)上细末。

    酒调过用。如伤重去石南藤。加杜当归。脚肿伤加木瓜。伤重加木鳖子。腰伤重加茴香、牵牛。

    夏月减姜桂。加百药煎、石南藤。秋用接骨散、姜黄、骨碎补炒、无名异、生地黄、生姜各自然汁一两为末。酒调。外用生姜、癞虾蟆一个研如泥。敷贴。

更多中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