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太平惠民和剂局所 朝代:初刊于宋•元丰年间 年份:公元1078年-1085年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公元 1151 年)宋.陈师文等撰。十卷。收集当时医家及民间常用有效方剂,剂型多用丸散,便于服用保存,是当时的配方手册。
查古籍
作者:太平惠民和剂局所 朝代:初刊于宋•元丰年间 年份:公元1078年-1085年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公元 1151 年)宋.陈师文等撰。十卷。收集当时医家及民间常用有效方剂,剂型多用丸散,便于服用保存,是当时的配方手册。
《汤头歌诀》(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着。一卷。按照《医方集解》分门,把方剂的组成主治等编成歌诀,以便记诵运用。
(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进之、海藏)撰。三卷。依据《内经》有关药理的论述,以及张洁古《珍珠囊》和李杲《 药类法象》、《用药心法》等,对于药物的气味阴阳、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较为深入。
新产气急喘促,因荣血暴竭,卫气无根据,名曰孤阳,极险危之症,急用六味地黄汤加人参以益其阴。若脾肺虚者,用四君子汤加当归、黑姜以益其阳。如见自汗厥冷,再加附子。又有假热喘促而多汗者,用十全大补汤加附子,大剂重用,方可救耳。最怕喘急,吊引瘀血上来,一入于肺,则鼻衄出,乃肺欲绝矣。入于心则昏愦无知,心欲绝矣。如外感嗽喘,或素有痰哮症者,则无妨,用四君子汤加苏梗、陈皮、炮姜、归、芎治愈。
六味汤(见前不语)四君子汤(见前血晕,即六君子除半夏、陈皮)十全大补汤(见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