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小儿心经蕴热,脏腹秘结,小便淋涩。 见淋门。
一方 小儿癖病。
水红花子(炒,二钱) 大黄 朴硝 山栀子 子锻石
上用酒酵一块共捣,和为膏。用青绵布摊贴,外用热汤瓶熨,以手帕勒之,三日后揭看,肉黑是效。
立秋后取虾蟆去头足腹肚,油涂,合仰瓦上,火炙之,令熟。自四五个,积自下。
一方 治小儿木舌,舌肿硬不和软者是。又重舌者,舌下生舌。二者皆是热病。
百草霜 芒硝 滑石
上为末,酒调敷。
一方 治小儿吐蛔虫,以苦楝根为君,佐以二陈汤,煎服。
冬月吐蛔,多是胃寒胃虚所致,钱氏白术散加丁香二粒,服。
一方 小儿夜啼。
人参 黄连(各一钱)甘草(炙,五分) 入竹叶(二十片) 姜一片,水煎服。
《时方歌括》(公元 1801 年)清.陈念祖(修园)着。二卷。 选择常用方剂 108 首,按性质分为十二类,叙理简明,便于学习。
《时病论》(公元 1882 年)清.雷丰(少逸)着。八卷。阐述四时的“伏气”、“新感”等急性热病,立法清晰,为有关温热病 重要著作之一。
治小儿心经蕴热,脏腹秘结,小便淋涩。 见淋门。
一方 小儿癖病。
水红花子(炒,二钱) 大黄 朴硝 山栀子 子锻石
上用酒酵一块共捣,和为膏。用青绵布摊贴,外用热汤瓶熨,以手帕勒之,三日后揭看,肉黑是效。
一方 小儿癖病。
立秋后取虾蟆去头足腹肚,油涂,合仰瓦上,火炙之,令熟。自四五个,积自下。
一方 治小儿木舌,舌肿硬不和软者是。又重舌者,舌下生舌。二者皆是热病。
百草霜 芒硝 滑石
上为末,酒调敷。
一方 治小儿吐蛔虫,以苦楝根为君,佐以二陈汤,煎服。
冬月吐蛔,多是胃寒胃虚所致,钱氏白术散加丁香二粒,服。
一方 小儿夜啼。
人参 黄连(各一钱)甘草(炙,五分) 入竹叶(二十片) 姜一片,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