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邪气入里,与正气相搏,则为腹痛。盖阳邪传里而痛者,其痛不常,当以辛温之剂和之。阴寒在内而痛者,则痛无休时,欲作利也,当以热剂温之。有燥屎宿食为痛者,则烦而不大便,腹满而痛也,则后用下。经曰∶诸痛为实,痛随利减。此皆为里证,而所治各不同矣,又当随证施治。
伤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转气不趣小腹者,此欲自利也,四逆汤。
少阴腹痛、四逆,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泻利下重,并四逆散。
下利清谷,脉微欲绝,通脉四逆汤;腹痛,小便不利,真武汤。
胸中热,胃中有邪气,腹痛,欲呕吐者,黄连汤。
大便实痛者,关脉实,腹满不大便,桂枝加大黄汤、大小承气汤选用之。
《丹溪心法》(公元 1347 年)元.朱震亨(彦修、丹溪)着。五卷。 分 100 门,包括外感、内伤、外证、妇科、幼科等,前有十二 证见证等六篇,后附“丹溪翁传”。
邪气入里,与正气相搏,则为腹痛。盖阳邪传里而痛者,其痛不常,当以辛温之剂和之。阴寒在内而痛者,则痛无休时,欲作利也,当以热剂温之。有燥屎宿食为痛者,则烦而不大便,腹满而痛也,则后用下。经曰∶诸痛为实,痛随利减。此皆为里证,而所治各不同矣,又当随证施治。
伤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转气不趣小腹者,此欲自利也,四逆汤。
少阴腹痛、四逆,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泻利下重,并四逆散。
下利清谷,脉微欲绝,通脉四逆汤;腹痛,小便不利,真武汤。
胸中热,胃中有邪气,腹痛,欲呕吐者,黄连汤。
大便实痛者,关脉实,腹满不大便,桂枝加大黄汤、大小承气汤选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