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伤寒寻源》 桂枝二越婢一汤

    作者: 吕震名

    桂枝(去皮) 芍药 甘草(各十八铢炙) 生姜(一两三钱切) 大枣(四枚擘) 麻黄(十八铢去节) 石膏(二十四铢碎绵裹)

    上七味. 咀.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方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二.越婢一.

    经云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更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按无阳何以用石膏.因此诸家诠释.不得其解.或谓无阳乃无津液之义.与亡阳有别.并与阳虚不同.或谓阳邪来乘.正阳为其所夺.至柯韵伯谓此条必有错简.愚按无阳二字.乃谓无阳邪也.发热恶寒.热多寒少.疑属阳邪为患.但脉见微弱.知邪不在阳分也.既无阳邪.不当更汗.文义便明白易晓.故主以桂枝之二.越婢之一.以和阴而宣阳也.

    按越婢二字之义.喻嘉言谓化热生津.柔缓之性.比女婢尤为过之.恐仲景命名取义.

    当不若是之远也.外台方作越脾.内经言脾不濡.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此起太阴之津.以滋阳明之液.成无己亦作发越脾气解.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郑寿全,字钦安 
  •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作者:
  • 作者:
    李中梓
  • 作者:
    吴坤安
  • 作者:
    严则庵纂辑、裘庆元辑
  • 《伤寒明理论》(公元 1156 年)金.成无己着。三卷。对于《伤寒论》的 50 个证作了分析此较。 附方论一卷,论仲景方 20 首的方义。

    作者:
  • (公元 219 年)汉.张机(仲景)着。十六卷。总结三世纪以前的临床经验,包括治疗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在辨证施治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 原本在西晋前已散失。

    作者:
  • 作者:
    刘完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