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承气丸

    《圣惠》卷十八:承气丸处方

    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郁李仁1两(汤浸去皮,别研),枳实1分(麸炒令黄色),川芒消2两,大麻仁1两(研入)。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热病,若10余日不大便者。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以温水送下,不拘时候,未利再服。

    摘录《圣惠》卷十八《圣济总录》卷二十一:承气丸处方

    大黄(锉,炒)3分,郁李仁(汤浸去皮,研)1两,枳实(去瓤,麸炒)1两,朴消(研)1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伤寒、时气、温热病,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生姜汤送下;未利再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一《家塾方》:承气丸处方

    大黄8钱,消石12钱。

    制法

    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腹满或燥屎不通者。

    用法用量

    每服8分,以枳实厚朴汤送下。

    摘录《家塾方》《丁甘仁家传珍方选》:承气丸处方

    大黄半斤,粉甘草2两。

    制法

    上为细末,黑糖为丸,如肥皂子大。

    功能主治

    一切伤食。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灯心汤送下。泻下4-5次后,用陈米汤补正。如恐脾胃受伤,接服橘饼扶脾丸。

    摘录《丁甘仁家传珍方选》《肘后方》卷二:承气丸别名

    调气丸

    处方

    大黄2两,杏仁2两,枳实1两,芒消1合。

    制法

    炼蜜为丸,如弹丸大。

    功能主治

    伤寒、时气、温病,10余日不大便者。

    用法用量

    调气丸(《圣惠》卷十六)。

    摘录《肘后方》卷二
更多中药材
  • 别名麦门冬散处方麦门冬3两(去心),甘草(炙)1分,人参1分,紫菀2两,升麻2两,贝母1分半。制法上锉如麻豆大。功能主治小儿天行壮热,咳嗽心烦。用法用量麦门冬散(《伤寒活人指掌》卷五)。本方方名,《医方类聚》引作“八物麦门冬散”。摘录《活人......
  • 《中国药典》:八珍丸处方党参100g 白术(炒)100g 茯苓100g 甘草50g 当归150g 白芍100g 川芎75g 熟地黄150g性状本品为棕黑色的水蜜丸或黑褐色至黑色的大蜜丸;味甜、微苦。炮制以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
  •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八珍丹处方甘草(炒)、天麻(去芦)、朱砂(研飞)、天南星(牛胆制),各五两;牛黄(研)一分,腻粉(研)、雄黄(飞),各一两一分;天浆子(微炒)三百五十个,银箔七十片(为衣)。炮制上为细末,入研药匀,炼蜜为圆,如豌豆......
  • 处方人参1钱,白术(蜜炙)1钱,茯苓1钱,熟地黄1钱,当归1钱,白芍1钱,川芎1钱,香附(制)1钱,砂仁(炒,去壳)5分,炙甘草5分。功能主治养胎。主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服。摘录《叶氏女科》卷二......
  • 处方上炙耆3两,大生地3两,白术3两,丹参3两,当归1两5钱,陈阿胶1两5钱,茯神1两5钱,云茯苓1两5钱,白芍1两5钱,远志8钱,川芎1两,炙草5钱。制法上药各为末,杜仲10两熬膏,和炼蜜为丸。功能主治月候不调;赤白带下,皮寒骨热,肢体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