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化虫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化虫丸处方

    胡粉(炒)1.5千克 鹤虱(去土)1.5千克 槟榔 苦楝根(去浮皮)各1.5千克 白矾(枯)375克

    制法

    上药为末,以面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杀肠中诸虫。治小儿虫积。腹痛时作时止,往来上下,或结聚成团,或呕吐清水涎沫,多食而瘦,面色青黄。

    用法用量

    一岁儿服5丸,温浆水人生麻油1~2点,调匀下之;温米饮下亦得。不拘时候。其虫细小者,皆化为水,大者自下。

    备注

    方中鹤虱能杀诸虫,为驱虫之要药;苦楝根皮杀蛔虫、蛲虫;槟榔杀绦虫,姜片虫;其余枯矾、胡粉亦具杀虫之效。诸药合用,则杀虫之功更优。但方中胡粉毒性较大,不宜多用、久用。

    按:《医方集解》所载化虫丸,较本方多芜荑、使君子。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活人方》卷六:化虫丸处方

    大黄3钱,槟榔3钱,黑丑2两(头末),锡灰5钱,雷丸5钱,木香5钱,使君子5钱,芜荑4钱。

    制法

    葱汤为丸,如芥子大。

    功能主治

    男妇小儿素有蛔结胸中,及寸白诸虫,喜食茶米泥炭等物,面黄肌瘦,痛止如常,久远难愈者。

    用法用量

    每服或3钱,或2钱,量虚实加减;小儿或1钱,或5分,以大小酌用,择天气晴明早粥时分,不可进食,殊觉饥饿即以砂糖汤吞服。

    注意

    忌肉3日。

    摘录《活人方》卷六《玉案》卷四:化虫丸处方

    广木香1两,槟榔1两,雷丸1两,山楂肉1两,蓬术1两,乌梅肉1两,黑丑(炒熟)1两,楝树根5钱,甘草5钱。

    制法

    上为末,烧酒加黑沙糖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腹中有虫,疼痛难忍,唇生白斑,呕吐清水。

    用法用量

    每服2钱,五更时白滚汤送下。

    摘录《玉案》卷四《幼科指掌》卷四:化虫丸处方

    芜荑、鹤虱、槟榔、木香、使君子、芦荟、川楝子。

    制法

    蒸饼为丸,如绿豆大,青黛为衣。

    功能主治

    小儿疳蛊。起于乳哺不调,脏腑湿热,化生疳虫,形如马尾,或如丝发,多出于头项腹背之间,黄白赤者。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滚汤送下。

    摘录《幼科指掌》卷四《医略六书》卷二十八:化虫丸处方

    芜荑1两(炒),鹤虱1两,史君2两,雷丸1两(炒),木香1两,陈皮1两,茯苓1两,砂仁1两(炒)。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

    孕妇虫积,心痛如咬,脉缓者。

    用法用量

    每服2-3钱,乌梅汤送下。

    各家论述

    孕妇嗜味过偏,虫积生于肠胃,争啮心下,故胃脘当心下疼痛如咬焉。木香开胃醒脾,芜荑温中杀虫,陈皮利气和中,鹤虱祛湿杀虫,茯苓渗湿和脾,雷丸清热杀虫,砂仁醒脾开胃,使君健脾杀虫,炼蜜以丸之,乌梅以下之。使气化调和,则脾健运,而虫有不化,痛有不退,胎有不安者乎!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八《四明心法》:化虫丸处方

    芜荑、雷丸、胡连、芦荟、使君、三棱、莪术。

    功能主治

    胃脘虫痛,不食,痛必时发时止,痛则牵引手臂或肩背上,俱如穿透不可当,必唇红,面上有白点,痛时不欲食,痛才止即可食,证属实者。

    用法用量

    神曲糊为丸服。

    摘录《四明心法》《普济方》卷三九九:化虫丸处方

    芜荑、黄连、神曲、麦蘖、乌梅(各微炒)、陈皮(去白)各等分。

    制法

    上为末,面糊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

    小儿好食炭土,不长肌肤,五心烦热,鼻赤齿摇。

    用法用量

    每服1-20丸,空心米饮送下,肥猪汁尤佳。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九《痘疹会通》卷四:化虫丸处方

    苦楝根皮末、川椒末、乌梅肉。

    制法

    同捣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蛔虫症。

    用法用量

    每服5分。

    摘录《痘疹会通》卷四《得效》卷十二:化虫丸处方

    鹤虱(去土)半两,胡粉半两,槟榔半两,白矾(半生半枯)半两,苦楝根皮半两,芜荑1分,黄连1分,酸石榴皮1分。

    制法

    上为末,以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杀虫。主

    用法用量

    1岁儿3丸,浆水入香油3-5滴送下。其虫小者化为水,大者自下。加雷丸,或用猪瘦肉汤下。

    摘录《得效》卷十二《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禹县方):化虫丸处方

    鹤虱1两,大黄1两,白胡椒2钱,槟榔1两,雷丸5钱,贯众5钱,使君子5钱,苦楝根皮5钱。

    制法

    上为细末,水为丸,如小米大。

    功能主治

    诸虫积,肚腹常热,呕吐清涎,胃脘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8厘,米汤送下;5岁以下服2厘。

    注意

    孕妇及非虫积忌用。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禹县方)《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大同方):化虫丸处方

    鹤虱2两,胡椒2两,苦楝皮2两,使君子2两,芜荑2两,雷丸2两,槟榔2两,雄黄1两。

    制法

    水泛成小丸。

    功能主治

    小儿诸病虫疾,面黄肌瘦,胃脘作痛。

    用法用量

    成人每服5分,小儿酌减,白砂糖水送下。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大同方)《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承德方):化虫丸处方

    木香80两,槟榔80两,使君子仁80两,大黄80两,黑牵牛(炒)80两,雷丸24两,枯矾24两,芜荑24两,芦荟24两。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重1钱。

    功能主治

    杀虫消积。主虫积腹痛,面黄肌瘦。

    用法用量

    每服1丸,1日2次,温开水送下;小儿每服半丸,3岁以下者酌情递减。

    注意

    孕妇忌服。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承德方)《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化虫丸处方

    鹤虱8两,芜荑4两,元明粉8两,黑丑(炒)4两,使君子肉4两,雷丸4两,槟榔4两,苦楝皮4两,大黄4两。

    制法

    上为细末,过罗,用冷开水泛为小丸。

    功能主治

    杀虫消积。主虫积腹痛,面黄消瘦,呕吐恶心,脘腹疼痛阵作。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小儿减半,温开水送下;3岁以下小儿酌减。

    注意

    孕妇忌服。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医略六书》卷十九:化虫丸处方

    鹤虱2两,槟榔1两,胡粉6钱,白矾1两,芜荑3两,使君3两,楝根皮2两,人参1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

    虫证,体弱脉不虚者。

    用法用量

    量虚实服。

    各家论述

    湿积生虫,气弱不能运化虫湿,脏府体亏,脉不甚虚者,宜主此方。槟榔破滞杀虫;鹤虱祛湿杀虫;胡粉体重坠,防虫之上窜;白矾性却湿,杜虫之生源;楝根皮泻湿热以杀虫;芜荑仁温中气以杀虫;使君健脾胃以消虫积;人参扶气弱以助药力也;丸以白蜜,诱入虫口。洵为扶元、化滞、杀虫之剂,乃体弱虫湿不化之专方。

    摘录《医略六书》卷十九《直指小儿》卷二:化虫丸处方

    芜荑1分,川鹤虱1分,鸡心槟榔1分,干虾蟆(炙焦)1分,芦荟半分。

    制法

    上为末,雄猪胆汁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小儿虫痛。

    用法用量

    每服5丸,陈米饮送下;或史君子煎汤送下。凡虫月首则头向上,凌晨可服药。

    摘录《直指小儿》卷二《医学纲目》卷三十八引汤氏方:化虫丸处方

    白芜荑、黄连、神曲、麦芽(各炒)等分。

    制法

    上为末,糊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

    疳热。

    用法用量

    空心米饮送下。

    摘录《医学纲目》卷三十八引汤氏方《杨氏家藏方》卷十八:化虫丸处方

    五灵脂1两半,白矾1两。

    功能主治

    止痛,下虫。主小儿因食甘肥,致使虫动,呕吐涎沫,心腹闷痛。

    用法用量

    上为细末,煮面糊为丸,如黍米大。每服20丸,温米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八《幼幼新书》卷二十引东方先生方:化虫丸处方

    大槟榔1枚,麝当门子1枚,麝半钱,青蒿心3钱。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小儿劳气,或咳嗽,或涎塞咽中,或骨蒸汗出,或泄利,或吐红,或惊魇,脚面红紫。

    用法用量

    方中麝半钱之麝字,疑讹。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引东方先生方《续名家方选》:化虫丸处方

    鹧鸪菜20钱,甘草5分,白矾5分,鹤虱10钱,槟榔子10钱,蜀椒10钱,牡蛎1钱。

    功能主治

    大人小儿诸虫痛。

    用法用量

    为丸服。

    摘录《续名家方选》《圣济总录》卷一七九:化虫丸处方

    芜荑1分,槟榔(锉)2钱,鹤虱(炒)半两。

    制法

    上为末,豮猪胆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小儿疳虫,(疒丂)刺腹痛。

    用法用量

    每服5丸。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九《圣济总录》卷一七九:化虫丸处方

    木香1分,槟榔(炮)2枚,胡粉2分,苦楝根2分,鹤虱(炒)2分。

    制法

    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小儿寒气伤脾虫痛,泻青黑色,减乳食。

    用法用量

    1-2岁每服10丸,温粥饮送下,1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九《局方》卷十:化虫丸别名

    化虫丹

    处方

    胡粉(炒)50两,鹤虱(去土)50两,槟榔50两,苦楝根(去浮皮)50两,白矾(枯)12两半。

    制法

    上为末,以面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小儿疾病多有诸虫,或因脏腑虚弱而动,或因食甘肥而动,其动则腹中疼痛,发作肿聚,往来上下,痛无休止,亦攻心痛,叫哭合眼,仰身扑手,心神闷乱,呕哕涎沫,或吐清水,四肢羸困,面色青黄,饮食虽进,不生肌肤,或寒或热,沉沉默默,不的知病之去处,其虫不疗,则子母相生,无有休止,长一尺则害人。

    用法用量

    化虫丹(《幼幼新书》卷三十一)。

    摘录《局方》卷十《普济方》卷三九九:化虫丸处方

    干漆(炒烟尽)2钱半,雄黄(另研,水飞)2钱半,芜荑(另研极细)3钱,狗脊(锉)3钱,巴豆霜1钱。

    制法

    上先将干漆、狗脊为细末,次入雄黄、芜荑、巴豆霜同研匀细,水面糊为丸。

    功能主治

    小儿脾胃虚弱,面黄肌瘦,或大便有虫出,或有诸虫腹内作痛。

    用法用量

    1-2岁儿如粟米大,每服5-7丸;3-4岁如麻子大,每服7-8丸,乳汁送下,或煎石榴汤送下,或煎芜荑汤送下更效,1日2次。如有虫,即时化作浓水,便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九《医方考》卷六:化虫丸处方

    鹤虱(去土)1两,胡粉(炒)1两,苦楝根(东引不出土者)1两,槟榔1两,芜荑5分,使君子5分,白矾(枯)2钱5分。

    功能主治

    肠胃诸虫为患。凡虫咬心痛,往来不定,不思乳食者。

    用法用量

    按:《医方集解》本方用法:为末,酒煮面糊作丸,量儿大小服之,一岁儿可五分。《成方便读》有百部、雷丸、雄黄各五钱。

    各家论述

    1.《医方考》:《经》曰:肠胃为市,故无物不包,无物不容,而所以生化诸虫者,犹腐草为萤之意,乃湿热之所生也。是方也,鹤虱、槟榔、苦楝根、胡粉、白矾、芜荑、使君子,皆杀虫之品,古方率单剂行之,近代类聚而为丸尔!2.《医方集解》:此手足阳明药也。数药皆杀虫之品也,单用尚可治之,类萃为丸,而虫焉有不死者乎!3.《医林纂要》:萃诸杀虫之品,合为一方,亦过峻矣,然杀虫莫效于此,不惟治蛔。鹤虱可治下部蛲虫,及皮肤间虫;楝皮可治下部寸白诸虫;芜荑可治口齿鼻孔诸虫;胡粉除虫,无不可至;白矾除皮肤疮疥;槟榔、使君子乃专治腹中虫。尝用此为末,吹鼻治鼻疳;和麻油为膏,敷疮癣脑疮,亦多得效。

    摘录《医方考》卷六《医学心悟》卷三:化虫丸处方

    芜荑(去梗)5钱,白雷丸5钱,槟榔2钱5分,雄黄1钱5分,木香3钱,白术3钱,陈皮3钱,神曲(炒)4钱。

    制法

    以百部2两,熬膏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虫啮心痛。虫症,唇内起白点,其人日渐消瘦。

    用法用量

    每服1钱5分,米饮送下。

    摘录《医学心悟》卷三《朱氏集验方》卷十五:化虫丸处方

    芜荑、锡灰、神曲、麦蘖各等分。

    制法

    上为细末,麻油为丸。

    功能主治

    诸虫。

    用法用量

    取月初五更,空心用炙猪肉细嚼咽汁,不吃肉,汁引动虫,次用浓煎石榴根汤下丸子药10丸。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十五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化虫丸组成

    炒胡粉五十两(30克)、鹤虱(去土)五十两(30克)、槟榔五十两(30克)、苦楝根(去浮皮)五十两(30克)、枯白矾十二两(8克)。

    用法

    共研细末,面糊或水泛为丸。每服3~6克,根据小儿年龄酌定,空腹时开水或米饮送服。

    功效

    驱杀肠寄生虫。

    主治

    主治肠道各种寄生虫病,如蛔虫、蛲虫、绦虫,腹痛时作,或吐蛔,或肛门瘙痒,或嗜食异物。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滴虫住阴道炎等病症。

    滴虫性阴道炎:以本方合四妙丸随症加减治疗58例,水煎,沸后文火30分钟,以缓和毒性,每日1剂,每剂分3次凉服。7日为1个疗程。疗效评定以服药2个疗程后,白带正常,阴痒及并发症消失,妇检阴性,阴道分泌物涂片连续3个月未找见滴虫为痊愈。结果:治疗后痊愈26例,显效16例,好转9例,无效7例,总有效室为87.9%。(《江苏中医》1997年第9期)

    方解

    虫积肠中,治宜驱之杀之,直接消除致病之因。方中诸药皆有杀虫之功,其中鹤虱善驱杀蛔虫;苦楝根皮能驱杀蛔虫、绦虫、蛲虫,对蛔虫效果尤佳,且能止痛;槟榔不仅可驱杀绦虫、钩虫、姜片虫等,又能行气导滞,以促进虫体排出;再者枯矾、铅粉均有杀虫作用,二药均为矿石类药物,于驱虫常用方中较为少见。诸药配伍,共达虫去痛止,诸症缓解之目的。

    方中铅粉有毒,不宜过量及持久服用,大便秘结者慎用。

    方歌

    化虫丸中用胡粉,鹤虱槟榔苦棟根,少加枯矾面糊丸,专治虫病未虚人。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更多中药材
  •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保命龙虎丸处方白胶香(别研) 虎骨(酥炙) 黑牵牛(生) 乳香(别研) 地龙(去土.炒) 古文钱(火烧醋淬七次) 木鳖子(去壳.另研) 当归(洗焙) 川乌(炮.去皮脐) 没药(别研) 附子(炮.去皮脐) 巴戟(去心)......
  • 《中国药典》:保和丸处方山楂(焦)300g 六神曲(炒)100g 半夏(制)100g 茯苓100g 陈皮50g 连翘50g 莱菔子(炒)50g 麦芽(炒)50g性状本品为灰棕色至褐色的水丸,气微香,味微酸、涩;或为棕色至褐色的大蜜丸,气微香......
  • 《中国药典》:保和丸处方山楂(焦)300g 六神曲(炒)100g 半夏(制)100g 茯苓100g 陈皮50g 连翘50g 莱菔子(炒)50g 麦芽(炒)50g性状本品为灰棕色至褐色的水丸,气微香,味微酸、涩;或为棕色至褐色的大蜜丸,气微香......
  • 处方陈皮5钱,半夏曲5钱,白茯苓5钱,枳实(麸炒)5钱,厚朴(姜汁炒)5钱,槟榔5钱,莱菔子(炒)2钱5分,木香2钱5分。制法上为末,神曲糊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小儿痢疾有积,胃弱不可重下者。用法用量陈米汤送下。摘录《幼科发挥》卷三......
  • 处方小柴胡汤加竹茹、枳实、藿香、厚朴。功能主治消导和胃止呕。主呕吐有食滞。摘录《伤寒大白》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