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的突出压迫了一侧或两侧腰骶神经根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好发于20~40岁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

    适宜技术

    提拉旋转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技术(广州中医药大学)

    1.治疗方法

    (1)患者健侧侧卧于诊床上,肩下垫一厚的软枕头,患侧下肢屈膝90度角以上,膝部伸出床边,健侧下肢伸直。

    (2)患者的健侧上肢由助手从胸前准备向天花板方向提拉,掌心对患者鼻尖,患侧的上肢环抱在头上。

    (3)术者双手掌压住患者患侧臀部的上半部,助手将患者的健侧上肢向天花板方向拉提,使患者保持上身离床悬空,健侧下肢伸直及骨盆贴于治疗床(脊柱与床面的夹角约35度),这样可使患者躯干旋转作用力于痛点。

    (4)此时术者以肘压臀向下有节奏地加大压力,使患者躯干部旋转也逐渐加大,这样扳动约7次,术中可听到脊柱在扳动时的“咯哒”声。

    (5)手法结束后检查椎旁压痛,脊柱侧弯,直腿抬高情况。

    2.特色

    本法操作简单,要求条件低,易学,易懂,易掌握,且疗效立竿见影,稳定确切,费用低廉,容易为广大患者接受。

    3.注意事项

    下列情况禁用手法:

    (1)合并严重的其他器质性病变(包括恶性肿瘤,骨折,骨髓炎等)。

    (2)合并有心血管、肝、肾等严重原发性疾病。

    (3)孕妇,出血证患者。

    董氏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技术(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1.治疗方法

    (1)松脊手法

    棘旁点穴:患者卧位,术者立于患者患侧。两手拇指相对,按顺序由下至上点按骶1至腰2患侧棘突旁,每穴持续3秒钟。反复操作3次。

    牵引下棘旁点穴:患者俯卧位,由两助手分别把持其腋部、踝部,由轻渐重对抗牵引,持续一分钟,反复两次。

    小斜扳手法:患者侧卧位,患肢在上,呈屈膝屈髋放松状态,健侧下肢伸直。术者一肘部推顶患者肩前部向后上方,另一肘部推按臀部髂骨翼处向前下方,两肘互相配合,同时使腰部旋转15度±30度。

    (2)旋盆手法

    臀中肌点穴:患者仍侧卧,患侧在上。术者用两手拇指叠加垂直点按臀中肌压痛点,持续一分钟。

    牵引下旋盆手法:患者俯卧位,两助手对抗牵引,术者两手把持患者髂骨两翼左右交替旋搬骨盆,15秒内完成。

    (3)调髋手法

    髋内收内旋手法:患者仰卧位。术者立于患侧,一手使其屈髋,并尽力推膝部向内,呈髋内收内旋位,另一手稳定同侧肩部(不离床面),两手同时用力,持续6秒左右,然后逐渐将下肢伸直。

    髋外展外旋手法:患者仰卧位。术者立于患侧,将其踝部置于对侧大腿上,一手按压膝部向下,另一手按压对侧髂前上棘使骨盆稳定,两手同时用力,持续6秒钟左右,然后逐渐将下肢伸直。

    双侧出髋屈膝手法:术者两手把持双小腿,使双下肢屈髋屈膝,双膝贴近胸壁至最大限度,持续数秒左右,然后逐渐将双下肢伸直。调髋手法反复进行3次。

    2.特色

    以生物力学为指导,通过松脊,旋盆,调髋手法,松解椎旁和髋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挛缩,达到脊柱一骨盆一髋关节的三维力学平衡,缓解神经根受压。该手法简便,有量化指标,安全可控,为非手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新的方法。

    3.注意事项

    (1)整个手法过程,牢记一个“松”字。通过每一步手法,逐渐达到松脊、松盆、松髋的目的,恢复脊一盆一髋的力学平衡。

    (2)手法力度应以患者能够忍耐为度,做到手法轻,旋转柔,节奏匀,贯彻安全第一的原则。

    (3)各项手法作用不同,相互关联,因此要求操作时必须按程序规定的脊一盆一髋固定顺序进行,不宜调动先后顺序。

    (4)有以下情况禁用手法: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有二便功能障碍者;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损伤症状明显者;合并有腰椎管狭窄者;既往曾做椎间盘手术者;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者。

    踝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痛临床观察(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1.治疗方法

    患者侧卧位,穴取踝三针。定位: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踝上4寸,每条经脉循行线上各一个穴,分别是根痛1、根痛2、根痛3。L3/L4椎间盘突出症取根痛1;L4/L5椎间盘突出症取根痛2;L5/S1椎间盘突出症取根痛3;混合性突出,综合选穴。

    聚维酮碘消毒穴位及术者手指,术者左手拇、食指提捏起皮肤,右手持针,针与皮肤呈15度角沿皮下刺入,进针60毫米,针刺方向朝上。快速捻转200~300次/分,不提插,幅度360度~720度,每次连续捻转3分钟。每10分钟行针一次,留针30分钟,每48小时针刺一次。留针30分钟后,将针缓慢退到进针点,迅速将针拔出。

    2.特色

    运用踝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痛选穴少、痛苦小、操作简便,镇痛效果显著,特别对剧烈疼痛患者镇痛效果更加明显,基本上针到痛止,具有推广价值。

    3.注意事项

    踝三针镇痛效果与操作手法密切相关,首先,一定要沿皮刺,如果刺入太深会严重影响疗效;其次,每次行针的时间一定达到3分钟,而且行针的速度、幅度、强度都要达到要求,否则会影响效果。

    冉氏“益气通经”指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技术(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1.治疗方法

    (1)先让患者仰卧床上,术者坐在患者床边的椅子上,面对患者。将食指(或中指)放于气海穴上,顺时针旋转点按40分钟,指针力度以患者全身放松,舒适为准。

    (2)依次点按双侧风市、阳陵泉、足三里、丘墟、太冲穴,每穴逆时针点按30秒。

    (3)让患者俯卧,以腰部压痛点为准,取上、下各相隔3椎为起、止点。用双手食指、中指同时点按各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每穴30秒。虚证顺时针点按,实证逆时针点按。之后重点指针阿是穴(压痛点处)。

    (4)依次点按双侧环跳、委中、承筋、承山、昆仑,每穴逆时针点按30秒。点按力度均以患者能耐受为佳。

    (5)让患者侧卧,握拳捶打环跳穴8下后,让患者慢慢起身,下床活动5分钟。

    2.特色

    该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见效迅速;患者舒适,医者省力;方法安全,没有风险;技术成熟,操作简便;易于规范,重复性强。

    3.注意事项

    (1)术者穴位选取要准确,指针力度要掌握适当。

    (2)治疗时患者必须全身放松,情绪平稳。

    (3)治疗结束后,嘱患者要及时下床行走,并注意适当行走锻炼。

    (4)嘱患者治疗期间及平时一定要注意腰、背、腹肌的适当锻炼。

    (5)嘱患者治疗期间及平时要平卧硬板床。

    (6)对有心脏病、脑血管病病史者,治疗时要慎重,并注意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坐骨神经痛

    1.针灸治疗

    取穴:依次取腰椎间盘突出节段的上一椎至下一椎的夹脊穴。

    依据下肢疼痛的不同部位配穴,若少阳经出现疼痛,取环跳、风市、阳陵泉、丘墟、足临泣;太阳经出现疼痛,取秩边、承扶、委中、承山、飞扬、昆仑。

    操作方法:取俯卧位或侧卧位,夹脊穴直刺1.5~2寸,以患者感下肢有放射麻木感或胀感为度;秩边、环跳直刺3~4寸,以患者感下肢有放射麻木感或胀感为度;承扶直刺2~3寸,风市、阳陵泉、委中、承山、飞扬直刺1~1.5寸,昆仑、足临泣直刺0.5~1寸,诸穴均求较强针刺得气感,诸穴均取患侧,留针20~30分钟,中间行针1~2次,每日治疗一次。

    2.刮痧治疗

    腰骶部:命门,患侧肾俞、大肠俞、关元俞。

    患肢:环跳、殷门、承扶、风市、阳陵泉、委中、承山、悬钟、昆仑等。D4

更多中药材
  • 三黄,即黄芩、黄连、黄柏,是中医临床常用的清热解毒燥湿药。三者均有苦寒之味,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三者常相互配合,以提高清热解毒的力度,因此被称为三黄,因为它们都姓黄,但经过仔细研究,还是有一些区别的。黄芩是唇形科植物黄芩的根。中医......
  • 枸杞应干燥、通风,避免高温,防蛀。不要吃太多的滋补品,枸杞也不例外。一般来说,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吃20克左右的古枸杞比较合适;如果想到治疗效果,最好每天吃30克左右。过黄过度熏制可使枸杞明亮,外观鲜红,但对人体有害,购买时应注意不要简单地注意......
  • 山药多用于解渴(糖尿病)和虚劳咳嗽。炒后食用可治疗脾胃不足和肾气不足。但有湿热实邪者(如大便粘滞不爽、小便短赤不利、舌苔黄腻等)不宜多服;山药有收涩作用,大便干结者不宜食用;山药淀粉酶不耐高热,不宜长时间煎炸;不要一起吃山药和甘遂,也不要和......
  •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临床上多采用西药治疗。虽然降压效果快,但都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对于高血压患者,试着按摩穴位来帮助降压。以下是三个降压效果好的穴位。百会穴百会穴具有平肝潜阳、镇肝熄风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按摩百会穴可以调节微血管的收......
  • 一.野菊花是深黄色的管状花,质轻,气香,性苦寒。入心去心火,防血压高,增加心脏负担,伤心,消除心烦。心在舌头上开悟,心火一下降,也能去除口干舌燥。所有的痛痒都属于心脏,故野菊花还可以去除疖痈、喉咙痛、止痒等。入肝去肝火,防肝阳上亢引起头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