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万古霉素致白细胞减少

    万古霉素为快效杀菌剂,对各种革兰氏阳性球菌与杆菌均有良好抗菌作用,耐甲氧西林金葡萄菌和肠球菌对本品非常敏感,细菌对其不易产生耐药性,故临床用途广泛。

    北京积水潭医院毛璐等报道,患者女,27岁,因股骨头假体松动下沉入院。行全髋关节翻修术,术后连续应用万古霉素1.0克,日2次预防感染。治疗3天出现体温升高,最高达39.4℃,检测WBC3.46×109/升,误认为系原发病所致,对症治疗继续应用万古霉素,至用药10天时复查血常规:WBC3.55×109/升、L0.17、M0.10、嗜碱性粒细胞5.8%。此后每日静脉滴注万古霉素后1小时左右,病人开始发热。给予各种对症治疗后夜间及次日晨体温均正常,患者每用药后时期体温最高39.2℃。考虑到患者的规律性发热和白细胞减少与药物有关,遂于第13天停用万古霉素。之后全天均未再出现发热,但血常规WBC2.52×109/升。内科会诊为白细胞减少症,给对症治疗,8天后血常规检查WBC5.18×109/升,出院。

    万古霉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通常出现在用药1周或数周后,总剂量大于25克时,而引起发热是该药引起白细胞减少的主要症状。药源性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药物热均被视为由免疫系统介导,或对骨髓的直接抑制造成的。其特点为发病晚,发生可逆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停药后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2~5天可恢复正常。而体温升高出现于用药7天或7天以后,停药后2~3天消退。万古霉素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约为2%,有报告发生率更高,约18%的患者白细胞计数<4.0×109/升。

    该患者累计应用万古霉素14天,共26克,患者用药第6天开始已经出现规律性发热的药物反应,没引起临床医生重视,仍用原发病解释而继续用药。对类似的情况应引起警惕。

更多中药材
  • 在我们脾胃病科,就失眠患者其实非常之多,由于失眠导致我们的胃肠功能紊乱患者也特别多,这个失眠的症状包括我们胃肠功能紊乱的症状,包括胃胀啊或咽干,口部粘痰啊,胸闷呐,这些症状每一个人都不一样,这个是有很大区别的,所以说我们的中医就讲究辨证治疗......
  • 在我们脾胃病科有脾胃症状的病人比较多,也有许多患者有腰疼。到我们脾胃病科来看病的时候呢,他往往没有注意这个腰痛,我们在问诊的时候呢,就要注意,因为这个脾啊和肾呢,一个是先天之本,一个是后天之本。所以说这个腰痛啊,跟我们的胃痛,跟我们的胃胀,......
  • 我们在临床上呢,常见的问题归结一点就是两个字代谢。往往患者会说我现在消化不好,光吃不拉,或者说吃得多拉得少,大便就有点费劲了。这个费劲呢,并不是干燥,只是大便呢,便条变细啊。上厕所待的时间比较长,患者的心理上就感觉这事特别不正常,是否问题特......
  • 前几天我看了一个小患者啊,年轻不到30岁,然后他就是有胃胀,身上没劲儿,平时呢吃点饭就饱,有打嗝儿,也没精气神儿,有时候呢还有胸闷的症状,嗯,甚至有咽部的异物感,他大便呢,也变得有时候就会稀一些,吃点凉的呢,就容易拉肚子。这个患者呢,从脉相......
  • 最近呢,在临床上经常看到一些患者,包括一些年轻患者有这个眼干眼涩啊,视力模糊这些症状,可能有些患者呢,因为工作原因啊,总是坐着,有一些患者可能是运动量也比较少,还有些患者就是平常由于工作关系吧,这个喝酒抽烟也比较重,还有一些老年患者呢,他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