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胸痹程度与冠脉病变程度不成正比

    据中国医药报广东讯 近日,广东省中医院心脏中心郭力恒、张敏州等研究人员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中医胸痹程度与冠脉造影(CAG)结果的相关性研究发现,患者胸痹程度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往往不成正比。这一特殊病症的发现,为临床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近年来,临床中医胸痹诊断,均参照我国1993年颁发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简称《原则》)的标准实施。然而,临床却常遇到这样一种现象,即胸痹症状不严重甚至不明显的患者,冠脉造影病变程度却严重。

    为探讨胸痹程度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互关系,研究人员将207例(男126例,女81例)住院患者进行中西医对照研究。他们将患者典型心绞痛发作症状,以中医胸痹按《原则》标准分为4个等级:即轻度、中度、轻重度和重度。西医诊断则参照国际心脏病学会《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指标》,将患者CAG检查诊断结果分为:不同程度冠脉病变、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和多支病变类型。然后研究人员将胸痹分类与CAG病变分类状况进行对比分析,从中找出其病症诊断的特征。

    研究结果显示,在中医胸痹轻度组中,冠脉单支病变为29.4%(15/51),双支病变为35.6%(16/45),多支病变为37.0%(20/54)。而在胸痹重度组中,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和多支病变比例反而降低,分别为19.6%(10/51)、33.3%(15/45)和14.8%(8/54)。同时,单支、双支和多支病变所占比例,在胸痹的中度和轻重度两组中也呈依次下降状况,其组间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胸痹轻度组中的单支、双支和多支病变高于胸痹重度组,重度胸痹患者胸闷痛程度轻,表明冠心病心绞痛的程度和病情严重程度往往不成正比。

    研究人员认为,出现这种不典型临床症状原因:首先是由于患者长期慢性缺血使病变部位心肌对缺血缺氧产生了预适应。其次是因病变血管远端形成侧支循环,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缺血缺氧症状。第三是多种合并疾患存在不同程度的冠脉病变,使心肌对缺血缺氧产生了一定的适应性。第四是一些老年患者敏感性下降,即使有心肌缺血加重,其临床症状反应也不明显。因此,为提高诊治质量,一定要结合循证医学,作好胸痹程度和冠脉病变程度的评估,以防病情的误诊。

更多中药材
  • 苦参的功效与作用你了解多少?这问题对于不懂中医中药的朋友来说无疑是天方夜谭,苦参子在医学上的应用已经有很久的历史,因此,它的功效与作用在中药古典里面早有记载,它可以起到清热燥湿、祛风解毒等作用,能治疗很多种疾病。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苦参的功......
  • 提到委陵菜,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在日常生活中,委陵菜的身影经常出现,它通常生长在山坡、田野间、路边等地方,俗称为“翻白菜”或者是“根头菜”,它的生命力非常的顽强,而且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今天我们来介绍委陵菜是什么,委陵菜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 苦地丁和紫花地丁都是常见的中药材,在生活中,有很多人会把苦地丁和紫花地丁混淆,甚至在临床上,也会出现苦地丁和紫花地丁饮片混淆的的现象,那么,苦地丁和紫花地丁有什么区别呢?为了方便大家辨别苦地丁和紫花地丁,下面我们来看苦地丁和紫花地丁有什么区......
  • 最近有听说过一种名字很好听而且还有护肤作用的花,就是紫花地丁,可是到底紫花地丁的护肤作用是真的吗,紫花地丁并没有护肤作用,那么它的功效作用是什么呢,紫花地丁,别名野堇菜、光瓣堇菜等,多年生草本,属侧膜胎座目,堇菜科多年生草本,无地上茎,高4......
  • 紫花地丁简称地丁草,与黄花地丁、蒲公英经常同用,紫花地丁的清解疮毒之力较强宜治疗肿、且解蛇毒,那么长期服用地丁草有哪些副作用呢?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主治疗疮肿毒,痈疽发背,丹毒,毒蛇咬伤,目赤肿痛。主要用于咽痛,黄疸,痢疾等症。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