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冬季进补原则

    炎夏过后,便是金秋。人体经过暑热的消耗后,渐渐趋于生理平衡,准备入冬的营养储存。其主要措施之一就是进补。冬季进补有利于改变病人的虚弱状态,增强人体健康。用现代医学语言来讲,称之为“健康投资”。

    中医认为,秋季进补宜“容平”,冬季进补宜“封藏”,这是秋冬进补的基本原则。

    一般来说,体虚的人冬季才需要进补。中医将虚证又分为气虚、血虚、阳虚、阴虚等类型。气虚者补气,血虚者补血,阴虚者补阴,阳虚者补阳,气血两虚者气血双补,阴阳两虚者阴阳双补。

    中医认为,气虚者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少气懒言、疲倦乏力、盗汗,活动时诸症加剧。因此,在冬季进补时必须遵循“封藏”的基本原则,可选用黄芪、党参、白术、大枣等,中成药可选用补中益气丸等。

    中医认为,血虚者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或萎黄、唇色淡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发麻,妇女行经量少、延期甚或经闭等。在冬季进补时,应选用当归、熟地、阿胶等,中成药可服当归胶、归脾丸等。

    中医认为,阳虚者除了有气虚的表现外,还有畏寒肢冷、尿清便溏、白带清稀、阳痿早泄等症状。在冬季进补时,可选用巴戟、肉桂、冬虫夏草等,中成药可服金匾肾气丸等,食补可用狗肉、羊肉等。

    中医认为,阴虚者除了有血虚的症状外,尚有午后潮热、手足心热、颧红盗汗、男子遗精、女子经量少等症状。在冬季进补时,可选用天冬、沙参、生地、枸杞等,中成药可服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等,食物中的银耳、山药也有补阴的功效。

    在选用补药及食物时,还需注意补药的效力,有峻补和缓补之分。峻补类药物如人参、鹿茸等,应禁用或慎用,必须使用时也应遵照医嘱并严格控制剂量。

更多中药材
  • 黄芪补一身之气,因为我们补气的药除了黄芪之外也有不少,像白术也是补气的。那么至于说我们这个从中医的成方来讲,补气的那个成方是四君子,参苓术草,加起来就是补气的。只有一味黄芪也可以起到完全补气的作用,那么吃上之后呢,就是比如身体乏力啊这种表现......
  • 当归头止血,当归身养血,当归尾破血,全当归呢补血活血,所以日常补血养血,我们一般选用当归身或者全当归,所以说当归全身都是宝,但是当归补血我们一般要和补气的黄芪来搭配。因为中医讲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这样补血效果才能又快又好,比如著名的当归......
  • 黄连这味中药最主要的作用:第一个是清心火,所以我们经常多梦的人吃黄连可以清心火,黄连苦口利于病。第二个厚肠胃,所以我们经常说拉肚子时候吃黄连,对吧?还有我们有个药呢,叫交泰丸,就是一个黄连和一个肉桂,一个寒的,一个热的,一个往下走的,一个往......
  • 生三七是三七直接洗净切片晒干的三七,熟三七是生三七经过炒、蒸、炸等等的加工才能够得到。生三七偏于化瘀止血,消肿定痛。熟三七偏于滋补补气补血,止血化瘀的力量它就差一点,如果想用来补气血,同时又需要活血化瘀,那么就可以用熟三七,如果仅仅需要止痛......
  • 人参有以下功效一:大补元气,像我们平时气虚同时感觉有点身体发冷的人呢,可以用人参煲汤喝就可以。二:复脉固脱,特别适用于气阴两虚的人。三:生津养血,人参既能够补气,同时呢还能够生津,像我们胃阴不足的人,一定要加入人参,同时人参能通过补气来生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