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查古籍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公元 1359 年)元.滑寿(伯仁)着。一卷。以浮、沉、迟、数、滑、涩六脉为纲,论述脉象及辨脉之法,甚有心得。
治疔疮。及治便毒皆验。用细草一茎。随所患左右手。量中指。自掌尽处横文量起。通三节至指处尽为则。不量指甲。绝断。却将于手腕横文量起。引草向背当中草尽处即是穴。用细好艾炷如麦粒大。灸三壮即安。
治疔肿(出危氏方)。灸掌后横纹后五指。男左女右。七壮即瘥。已用得效。疔肿灸法虽多。惟此法甚验。出于意表。又刮竹箭上。取茹作炷。灸疔肿上。二七壮即消。
治疡疮振寒。穴小海治马刀疡 。穴太冲 临泣治一切 疮(资生经)。足大指岐指间。灸二七壮。灸大指头亦佳。
治疮毒久不合。穴合谷。灸七壮。至七七壮。极验。仍服内托散。
治疔肿。在左灸左臂曲肘文前。取病患三指外于臂上处中灸之两筋之间从下痛肿。在右者从右灸下。过三日即瘥。
治 疮。灸 上周匝最良。
治睡后忽一点疼起。遂至偏身赤痛。诸药不效。用艾炷如小指头大。以水透湿纸。约五穴重缠裹其手痛处。又用断木匙头安于湿纸上。对抵痛处。却将艾炷于木匙上灸须臾。诸痛悉除所灸处。有浓水出。生茄瘢而后愈。
治马刀痿。渊腋肿(资生经)。穴章门 少海治马刀腋下肿。肩肿吻伤。灸太冲。
治马刀痿腋肿。穴绝骨治腋下肿。马刀痿。穴侠溪 阳辅 太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