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名。又名顿咳、顿呛、时行顿呛、鸡咳、鹭鸶咳、呛咳、疫咳、天哮呛、天哮、迫咳。是一种流行于冬春之季的传染病,以五岁以下婴幼儿为多见。临床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和痉咳后伴有特殊的吸气性回声为特征。由时行疫毒犯肺,肺气不宣,气郁化热,酿液成痰,阻于气道,气机上逆而成。久咳伤及肺络,则可引起咯血。初起邪袭肺卫,治宜辛温化痰,顺气降逆,用射干麻黄汤。中期邪热恋肺,宜清热宣肺,用麻杏石甘汤,或泻白散加减。日久肺脾气虚,宜兼顾脾肺,用人参五味子汤。验方如鹭鸶涎丸、鸡苦胆等,均可选用。针灸:取定喘、天突,配大椎、丰隆。
《医学入门》(公元 1624 年)明.李榳着。八卷。内容为脏腑图,明以前医家简介,经络、脏腑、诊断、针灸、本草、外感、内伤、杂病、妇幼、外科、用药赋、古方歌括、急救、怪病、治 法、习医规格等。
病名。又名顿咳、顿呛、时行顿呛、鸡咳、鹭鸶咳、呛咳、疫咳、天哮呛、天哮、迫咳。是一种流行于冬春之季的传染病,以五岁以下婴幼儿为多见。临床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和痉咳后伴有特殊的吸气性回声为特征。由时行疫毒犯肺,肺气不宣,气郁化热,酿液成痰,阻于气道,气机上逆而成。久咳伤及肺络,则可引起咯血。初起邪袭肺卫,治宜辛温化痰,顺气降逆,用射干麻黄汤。中期邪热恋肺,宜清热宣肺,用麻杏石甘汤,或泻白散加减。日久肺脾气虚,宜兼顾脾肺,用人参五味子汤。验方如鹭鸶涎丸、鸡苦胆等,均可选用。针灸:取定喘、天突,配大椎、丰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