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闼
shěng tà
  • 拼 音:shěng tà
  • 注 音:ㄕㄥˇ ㄊㄚ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宫中;禁中。又称禁闼。古代中央政府诸省设于禁中,后因作中央政府的代称。《汉书·谷永传》:“臣 永 幸得给事中出入三年,虽执干戈守边垂,思慕之心常存於省闥。” 晋 潘岳 《为贾谧作赠陆机》诗:“优游省闥,珥笔华轩。” 唐 皇甫冉 《送袁郎中破贼北归》诗:“ 黄香 省闥登朝去, 杨僕 楼船振旅归。” 宋 司马光 《和王少卿十日与留台国子监崇福宫诸官赴王尹赏菊之会》:“青眼主公情不薄,一如省闥要人看。” 清 洪昇 《长生殿·定情》:“任人不二,委 姚 宋 於朝堂;从諫如流,列 张 韩 於省闥。” 徐朔方 校注:“省闥,中央政府。”

  • 基本含义
    指谨守职务,勤勉尽责。
  • 详细解释
    省闼指官员谨守职责,勤勉尽责,不贪图私利。这个成语来源于《左传·昭公十一年》:“省闼于王。”其中“省”指官员,也就是指官员们应该谨守职责,勤勉尽责,不贪图私利。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官员勤勉尽责,不贪污腐败,为人民利益而努力工作的情况。也可用于形容其他工作人员或个人在工作中勤勉尽责的情况。
  • 故事起源
    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齐国国君昭公派遣大夫晏婴去楚国内外联络,以维护齐楚两国的关系。晏婴在楚国期间,一直谨守职责,勤勉尽责,不贪图私利,以维护齐国的利益。后来,昭公听说晏婴在楚国的表现非常出色,对他非常满意,就用“省闼”来形容他勤勉尽责的品质。
  • 成语结构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省”和“闼”。
  • 例句
    1. 他在工作中非常省闼,一直以人民的利益为重。2. 这位官员谨守职责,勤勉尽责,真是个省闼的好榜样。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省闼”拆解为“省”和“闼”两个字,然后联想“省”的意思是节约、不浪费,而“闼”的意思是门闩,这样就可以记住“省闼”的基本含义是谨守职责,勤勉尽责。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廉洁、勤勉相关的成语,如“廉洁奉公”、“勤勉好学”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学习晏婴的省闼精神,做一个勤奋的学生。2. 初中生: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我要谨守职责,勤勉尽责,做到真正的省闼。3. 高中生:在充满诱惑和挑战的社会中,我们应该保持省闼的品质,追求真理,为社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