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胃库房穴,在气户下一寸六分陷者中,仰而取之,主唾血,甲乙经云∶足阳明脉气所发,灸一七壮。
呕血肩胁痛,口干心痛,与背相引,不可咳,咳引肾痛,不容主之。
唾血振寒嗌干,太渊主之。
呕血,大陵及 门主之。
呕血上气,神门主之。
心膈下呕血,上脘主之。
曲泽穴,在肘内廉下陷者中,屈肘得之,各灸七壮,主呕血,兼心痛血出,甲乙经云∶手心主脉之所入也。
内伤唾血不足,外无膏泽,刺地五会。
(公元 1564 年)明.李时珍(东璧,濒湖)著。一卷。论述脉象 27 种,对于脉的体状、相类、主病都作了七言歌括,便于诵读学习。并批解了高阳生的《脉诀》。
胃库房穴,在气户下一寸六分陷者中,仰而取之,主唾血,甲乙经云∶足阳明脉气所发,灸一七壮。
呕血肩胁痛,口干心痛,与背相引,不可咳,咳引肾痛,不容主之。
唾血振寒嗌干,太渊主之。
呕血,大陵及 门主之。
呕血上气,神门主之。
心膈下呕血,上脘主之。
曲泽穴,在肘内廉下陷者中,屈肘得之,各灸七壮,主呕血,兼心痛血出,甲乙经云∶手心主脉之所入也。
内伤唾血不足,外无膏泽,刺地五会。